(相关资料图)
用户侧峰谷价差拉大,激发工商业储能,更催生综合能源服务。部分省份能够两充两放,工商业储能盈利改善。我们测算,以广东为例,两充两放、30%资本金条件下,平均峰谷价差0.75 元/kWh,IRR 达7.08%。
但长期来看用户侧源网荷储需协同运行,综合能源服务更具发展潜力,或是符合工商业用户长期需求的商业形态。光伏装机增长导致午间低电价甚至负电价出现,显著影响其经济性。同理,工商业储能进行峰谷套利,亦面临电价波动风险。综合能源服务实现用户侧分布式光、储、充、可控负荷等资源一体化运行,最大限度适应电价波动,具备长期发展优势。政策支持用户侧资源一体化参与电力市场,综合能源服务有望为工商业储能构建“类共享储能”价格机制,更早达到盈利拐点。
电力系统“重发轻供不管用”,用户侧发展潜力巨大,综合能源服务具备万亿市场潜力和规模化扩张属性,支撑大型企业成长。从商业模式看,综合能源服务商具有“类保险公司”属性,规模化扩张是其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。从竞争壁垒看,综合能源服务商的长期发展依靠电力市场交易能力,该能力初始投资高、边际成本低,具有规模化扩张属性。
受益于煤硅锂跌价,综合能源服务盈利具备向上弹性。动力煤、硅料、碳酸锂价格逐步下行,我们测算,5500K 动力煤每下降100 元/吨,煤电成本下降0.042 元/kWh;硅料每下降5 万元/吨,组件成本下降134元/kW;碳酸锂每下降5 万元/吨,电芯成本下降31 元/kWh。
投资建议。建议关注“2+N”综合能源服务商,“2”为电网下属企业涪陵电力、南网能源(公用事业),“N”为消纳压力大、电价机制灵活的中东部地区具备渠道优势的地方企业海兴电力(江浙)、科林电气(河北)、金冠电气(河南)、华自科技(湖南)、永福股份(福建)、新风光(山东)、苏文电能(江苏)、金冠股份(华东)、安科瑞(华东)等。
风险提示。新能源建设速度放缓;分时电价调整;原材料价格上涨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